(2016年10月15日新華網報道)我國癌癥患者5年生存率不及歐美等先進發達國家一半,規范化治療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湖北省抗癌協會理事長、湖北省腫瘤醫院院長魏少忠14日在第九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大會上作上述表示。本屆大會有歐、美、日和中國臺灣地區數十名專家學者,及全國5000名代表參加,主題為“科學嚴謹、規范精準,攜手共創腫瘤防治新紀元”。
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告顯示,我國癌癥總的5年生存率30.9%,而美國達近70%。魏少忠說,除了疾病譜和早診早治因素之外,診治不規范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因為我國大多數腫瘤首診首治在基層,而基層醫療機構腫瘤診療欠規范較為普遍。
魏少忠說,我國絕大部分醫院沒有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也是重要原因。在歐美國家,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在腫瘤治療中已成為常規。多學科專家聯合討論,制定規范診療流程,能最大限度拯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此外,腫瘤治療的精準化欠缺也是一個因素,要做到精準手術,精準放療,在切除腫瘤組織、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要盡可能保護正常組織和細胞。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對腫瘤治療來說,科學嚴謹是前提,規范精準是基礎,開創防治新紀元是目標。必須有觀念和理念的轉變。一是由規范診療轉向精準治療;二是由重治轉向重防,從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入手,落實“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三早策略。
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王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介紹,當前,我國城鄉居民癌癥發病前五位依次是肺、胃、結直腸、肝、食管癌,以消化系統為主。但與上世紀相比,胃和食管癌已開始呈現慢增長或略有下降趨勢,而肺癌的快速增長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