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武漢晚報訊)今天是“世界癌癥日”。美國癌癥學會2017年1月5日公布“2017癌癥統計”年度報告,指出在過去的20多年里,美國癌癥總體死亡率下降25%,相當于210萬人逃離死神魔爪。報告稱“這個數據有力證明了人類有降低癌癥死亡風險的潛力”。湖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劉玉林分析說,美國經驗可為我們提供四點借鑒。
劉玉林介紹說,年報發布往往會滯后2—3年,因此美國這份報告統計的是2014年以前的數據。
第一,吸煙者患肺癌的幾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以上,而我國目前仍是一個吸煙大國;第二,美國積極推廣早癌篩查,推薦50歲以上人群進行腸鏡篩查,因此在過去十年中,結直腸癌發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第三,在治療的規范性方面,美國采取的是“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患者的治療方案需通過內、外、放療、介入等多科室的專家討論決定,而國內絕大多數醫院仍然是“單兵作戰”,外科醫生只管做手術,內科只管化療;第四,在技術層面,美國的新藥研發走在世界前列,擁有很多好用的抗腫瘤靶向藥,其中只有少部分進入中國市場,且價格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