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健康和保健意識也越來越強,很多人甚至跌入了保健品、營養品、補品(下文統稱保健品)的“大坑”,尤其對號稱有防癌作用的保健品特別狂熱。
? ? 2018年底的“權健事件”用無數個血淋淋的事實,給公眾好好上了一課: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用來治療癌癥。
?
? ? 那么,保健品能防癌嗎?
? ? 答案當然是,不能!
? ? 放眼望去,市面上宣稱對癌癥有預防甚至治療奇效的保健品層出不窮,例如常見的靈芝孢子粉、蟲草、燕窩、蜂膠。這些保健品按成分劃分,大致可分為維生素類、礦物質類、天然植物或珍稀植物提取物、名貴動植物或珍稀動植物、海洋生物提取物,等等。因為其中的某些成分,經過實驗研究(主要是體外實驗和動物實驗),提示可能有抗癌功效,便被商家用來作為賣點,大肆鼓吹和宣傳。
? ? 實際上,在實驗研究中,是將有效的提取物按一定劑量進行動物實驗,而人們服用時,很難達到人體所需要的劑量,即便服用所謂的“濃縮劑量”也難達到。同時,倘若非要吃到相應劑量,人的肝臟或其他臟器可能也耐受不了,容易出現肝腎功能異常、胃腸道反應等。
? ?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保健品也不能隨便亂吃,比如:陰虛內熱體質的人,不宜服用含有人參、鹿茸等溫燥類的產品;過敏體質的人,不宜服用蜂膠類產品……
? ? 美國癌癥協會發布的關于食品、輔助營養品與癌癥的關系中提到:各類維生素補充劑目前還沒有確切證據表明其有顯著防癌或抗癌效果,建議應該從天然食品如蔬菜水果而不是所謂保健品中攝取;復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丸劑也沒有抗癌作用,天然食品是攝取這些物質的最好來源。
? ? 因此,要防癌,依賴保健品是不靠譜的。真正的防癌需要多管齊下,如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愉悅的心情、良好的環境等等。其中,飲食和運動尤為關鍵。
?
? ? 已有大量研究證實,飲食與癌癥關系十分密切,飲食不當會導致多種癌癥,胃癌、大腸癌、乳腺癌、胰腺癌、食管癌等都與飲食習慣有一定關聯。
? ? 因此,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維持均衡的飲食機構十分重要。
? ? 良好的飲食習慣應包括按時吃飯、細嚼慢咽、不過于飽食、不過熱過燙進食等。均衡的飲食結構是指在食品選擇和搭配上做到多樣化和均衡性,不挑食。
? ? 總之,在食物選擇上,建議多食用各種蔬菜、水果、全谷和豆類食品;限制食用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羔羊肉),避免食用加工肉;避免飲用含糖飲料;避免進食霉變食品;限制食用能量密集性食物(尤其是含糖高或纖維素量低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如果脯、蜜餞、甜品);限制飲酒;限制鹽分(鈉)攝入;等等。
?
? ? 世界衛生組織將運動列為預防癌癥核心措施之一。
? ? 運動防癌原理是:運動時肌肉產熱高,癌細胞對熱的承受力遠不如正常細胞,容易被殺傷;運動使人體吸入比平常多幾倍至幾十倍的氧氣,致使氣體交換頻繁,可使體內的一些致癌物質排出體外;運動刺激體內某些激素的分泌,加快骨髓生成白細胞的速度,使白細胞數量增多,存活時間延長,增加吞噬癌細胞的能力;運動使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加大,在血液循環加速的情況下,體內出現的癌細胞就像急流中的小砂粒一樣,無法在某個內臟器官站穩腳跟、生長發育和轉移擴散。
? ? 總之,合理的運動還能讓人身心愉悅,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睡眠和內分泌機能,放松和減輕壓力,調動和協調各臟器的功能。
? ? 運動應常年不斷、每天堅持。每個人可結合自己的年齡、體質和健康狀況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如走路、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爬山、旅游、打球、做健身操、打太極拳、跳舞等活動都可以。
? ? 這里推薦快走和慢跑。快走就是步速較平時走路要稍快,但不是跑步,每日30-60分鐘足夠,能夠微微出汗就可以了,不必刻意計較走了多少步,強調的是時間和有出汗。慢跑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兩種方法簡單適用,適合于大多數人,對預防乳腺癌、前列腺癌、腸癌等都有明顯益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