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為進一提升醫院黨員、團員學習意識,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醫院近期舉辦“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讀書分享會。各黨支部、團支部選派出三十多名選手參加初賽激烈角逐,最終有十名選手成功入圍決賽。9月23日上午,十名選手參加決賽。
決賽特邀湖北省朗誦藝術家協會會長、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播音朗誦專家團成員、湖北廣播電視臺播音指導謝東升老師擔任評委。謝東升老師作為播音主持界的大咖,從標準語音、語言流暢、飽滿情感、鮮明節奏等方面對選手們逐一進行了點評,讓在場的選手受益匪淺,達到了以賽促讀、以賽促學的目標。
紀委書記肖燕出席決賽,充分肯定了舉辦讀書分享會的意義。她指出:這是一次非常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場選手不僅可以相互學習交流,還得到了謝東升老師專業的點評和指導。我們每位黨員、團員都要充分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特別是青年人應該把閱讀作為每日的“必需品”,培養每日讀書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堅定信念,強大自身,為服務人民、造福社會、推動醫院發展不斷融入最新的知識、強化最新的理念、增添最新的成果,讓學習閱讀成為一種新風尚,在醫院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1.許文強——《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分享者通過自己的解讀告訴大家應該如何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特別是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應該挑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一路披荊斬棘,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2.馬夢璇——《覺醒年代》
分享者通過與李大釗先生進行了一場“穿越百年時空”的對話,結合自己參加核酸采樣突擊隊經歷,展現了兩代青年的理想與信念,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和熱愛牢記在心、落實于行。
3.華莉——《中國青年運動一百年》
分享者以熱點事件—佩洛西竄訪臺灣為切入點,深入解讀了中國青年運動的發展歷史和發展規律,號召新時代青年讀史明今,自覺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具有促進作用。
4.王菡——《紅色家書》
在硝煙彌漫的戰斗間隙,在慷慨赴義的黎明前夕,革命烈士將對親人的思戀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化成一封封情感真摯的“紅色家書”,分享者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帶領大家一起品讀了一封封家書,從紅色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5.吳靜怡——《平凡的世界》
分享者通過對書中人物的剖析,結合自身的理解,提出了自己認為的平凡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向大家傳遞了本書的精神內涵,正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自覺繼承。
6.田震——《紅船映初心》
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起源,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分享者結合自己的工作職責,詳細介紹了紅船精神是什么,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時時刻刻將腫瘤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幫助他們祛除病魔,減輕痛苦。
7.劉田田——《黃河東流去》
分享者介紹書本描述的是日軍侵華戰期間,黃河附近的農民被迫離開他們的土地,在死亡線上掙扎和生活著的故事。從而告訴我們歷史不但是痛苦和犧牲的記錄,還給予了人們堅強、勇敢、智慧和信心,這是我們應該傳承的民族精神。
8.曹李耘——《人世間》
分享者以親身經歷為切入點,通過一個個真實的小故事,講述著她對這本書的理解。作為一名醫務社工,是直面弱勢群體生命困境中的一縷陽光,也許只是一盞微光,但卻能為人世間帶來無限的希望。
9.辛芳——《天曉--1921》
分享者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本書的內容,聚焦黑暗與黎明交替的歷史時間節點里的人和事,講述了南陳北李與13位“一大”參會者的青春與夢想、初心與信仰、忠貞與背叛、犧牲與尊嚴、壯麗與沉淪。
10.杜迪——《人間正道是滄?!?/strong>
這本書講述的是從北伐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的二十四年間共產黨人所歷經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展現了以瞿恩為代表的第一代共產黨員的偉大理想和人格魅力,從而引發了分享者對“功成不必在我”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