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我有幸觀看了由院護理部舉辦的“全國青年精英辯論賽”,本次辯論賽的主題圍繞護理技術與人文關懷在腫瘤患者護理中的重要性展開。比賽過程中,雙方辯手你來我往、針鋒相對,妙語連珠式的一問一答精彩紛呈,讓臺下的我大飽耳福,敬佩的同時更勾起了我對那封“特殊”感謝信的回憶。
“仁心撫慰、悉心護理,點贊高超仁術;妙手絕代、祛病除魔,期盼康復回春。感激之意無以言表,祈禱之心無以回復……”3月23日,頭頸外科一病區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這封信長達一千多字,每個字端端正正、蒼勁有力,整體酣暢淋漓如行云流水,字里行間飽含真情,表達了對患病母親深深的祝福和對醫護人員誠摯的感謝。
原來,感謝信是由患者李奶奶的女兒李阿姨所寫。3月11日,81歲的李奶奶在我科接受了皮瓣移植大手術,術后的她全身上下擦著管道看起來像“蜘蛛俠”。短短的十天時間里,李阿姨見證了自己的老母親從“蜘蛛俠”到“蝙蝠俠”的快速康復,心里充滿了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于是寫下這封發自肺腑的感謝信。
李奶奶的快速康復,離不開日益精湛的醫療技術,更離不開醫護人員對她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管床醫生江亮,每天提前半小時上崗,換上工作服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老人,陪她聊聊天,全面了解老人身體和心理狀況;管床護士彭玥,在完成基本護理操作的同時,以老鄉身份熱情地為家屬訂盒飯,提供各種生活上的幫助;張紅霞護士長專門為老人騰出離護士站最近的床位,手把手指導家屬扣背擦身;朱又華主任和陳健主任在查房過程中更是對老人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一句親切的問候,一抹友善的微笑,一個真誠的鼓勵,一句貼心的安慰,這些不經意的舉動李奶奶和家屬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就是這些人性上的關懷,點燃了生活的希望,增強了李奶奶和家屬們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多了一份精神支柱。
“我暗自慶幸,我們選擇了省腫瘤醫院……”這不僅是對我們工作的最高肯定,更是一種鼓勵,一種鞭策。未來的路還很長,在科室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將一如既往發揮人道主義精神,注重人文關懷,讓家屬放心,讓患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