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徐某某,女,53歲,住院號:181825,ECOG評分:1分;因“大便帶血3月,加重半月”入院;我院腸鏡示距肛門5cm腫瘤,考慮直腸癌,活檢病理提示:(直腸)腺癌。擬診為“直腸癌”收入院。入院查體:腹部平軟,無壓痛反跳痛,腸鳴音活躍,無氣過水聲。直腸指檢:距肛門5cm可以觸及直腸右前壁腫塊,約占據腸管半圈,腫瘤固定,指套染血。入院后輔檢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未見明顯異常;腫瘤標記物CEA 6.5ug/L,CA19932.75U/ml;腹部彩超示直腸腫瘤,肝臟未見占位病變,腹腔未見腫大淋巴結;直腸MR示:直腸下段肛管處右前壁不規則增厚,上下范圍2-3cm,考慮惡性腫瘤累計全層,直腸周圍系膜清晰,未見腫大淋巴結。
臨床診斷:直腸下段癌 cT3N0M0 Ⅱa期
診治經過:經過多學科會診,明確診斷,認為直腸腫瘤位置低,距離肛門5cm,如果直接手術有可能下切緣有殘留,治療考慮先局部域放療,腫瘤縮小后行手術切除。2012年5月16日行直腸放療一周期,共42天,50.4Gy。2012年8月3日復查直腸MR顯示直腸腫瘤較前縮小,療效評價為部分緩解。評估可切除,再次MDT討論認為行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末端回腸造瘺術。術中離斷直腸上血管,分離直腸周圍間隙和術后整體創面見下圖,術后行抗感染、對癥營養支持治療。術后病檢結果:(直腸癌放療后標本)直腸:粘膜下水腫,血管增生和少量炎性細胞浸潤,粘膜上皮低級別上皮內瘤變,標本上、下切緣凈,系膜淋巴結7枚見反應性增生。術后分期ypT0N0M0,0期。隨訪情況:患者綜合治療后每3個月復查1次,至末次隨訪2013年2月27日,未見腫瘤進展,目前已經生存1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