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情況:
患者,李某,男,57歲,ECOG評分2分。住院號:189658。因“胃癌術后2年,上腹部疼痛并食欲減退2月”于2010年05月4日入院。體檢:消瘦,全身淺表淋巴結不大,心肺正常,腹平坦,上腹部飽滿,可觸及腫塊,約直徑5cm大小,質硬,較固定,邊界欠清,壓痛,無反跳痛,直腸指檢:直腸正常,Douglas窩未觸及結節。輔助檢查:胃鏡示殘胃吻合口小彎側潰瘍,病檢示低分化腺癌。上消化道鋇餐:殘胃吻合口上管壁僵硬,可見不規則充盈缺損,其內龕影(圖1)。CEA34umol/ml。血常規: WBC 3.2 G/L、HB 96 g/L、PLT 113 G/L,HCT:30.5%;肝腎功能:ALT68U/L,AST70 U/L,白蛋白31.4g/L。胸部及盆腔CT正常,腹部CT示肝硬化、殘胃壁增厚,與周圍器官組織分界欠清(圖2)。
入院診斷:1、胃癌術后局部復發 rT4N+M0 Ⅳ期; 2、肝硬化。
治療經過:診斷明確,與病人及其家屬交流,認為病人屬胃癌復發,局部晚期,考慮行圍手術期化療及手術。病人認為自己合并肝硬變,堅決不同意手術前化療,故作術前準備,2010年5月19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術。手術中情況:術中見殘胃腫瘤(圖3左),侵透漿膜,與鄰近器官與橫結腸胰腺粘連緊密,部分被橫結腸包裹,后者表面未見到腫瘤侵犯,腹腔無播散,考慮腫瘤復發侵及胰腺和橫結腸,肝硬化為輕度,考慮行左上腹臟器聯合切除。手術過程中見肝總動脈和胃左動脈旁均有淋巴結腫大,質地較硬(圖3右),第一次手術后胃左動脈仍保留約3cm長。手術中切除臟器包括殘胃、橫結腸、胰腺體尾部及脾臟(圖4),重建為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結腸吻合。術后予營養支持、抗感染等處理,順利恢復出院。術后病檢(103125):未分化癌,侵及胃壁全層至橫結腸肌層及胰腺被膜組織,可見脈管癌栓,肝總動脈旁淋巴結0/3轉移,胃左動脈旁淋巴結3/3轉移,淋巴結旁脂肪組織中可見癌浸潤,腹腔干淋巴結0/5轉移。
隨訪情況:患者綜合治療后每3個月復查1次,至末次隨訪2013年3月5日,未見腫瘤進展,但是CEA167 ug/L,復查CT顯示腹膜后小淋巴結(圖5),考慮復發,目前口服卡培他濱化療,目前已經生存3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