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6日楚天都市報報道)20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武漢一所高校的大二女生小雨(化名)卻在這個年紀患上了胃癌。據醫生介紹,她患癌的原因與日夜上網、三餐不濟有關。
本周是第十八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湖北省腫瘤醫院近5年來針對數萬名住院患者進行了調查統計,昨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女性患癌的平均年齡比男性小4歲。
20歲女生沉迷網絡患上胃癌
日前,小雨在省腫瘤醫院被診斷為胃癌,她和父母在醫院抱頭痛哭。
小雨告訴醫生,考上大學后,她覺得自己辛辛苦苦讀書十幾年,也該放松放松了,同時住校的生活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也變得自由隨性。從大一開始,小雨就迷上了網絡,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都是在網吧度過的,通宵上網成了家常便飯,餓了吃碗泡面、啃塊餅干,一日三餐幾乎都靠零食維持。她經常連續四五天都不吃一頓正餐,偶爾和同學出去聚餐,也是去路邊攤吃燒烤,同學勸她吃點主食,她總說“這樣挺好,還能減肥。”最近幾個月,小雨常常覺得胃部疼痛不適,剛開始自己吃點胃藥就能緩解,后來吃藥也沒有效果了。在父母催促下,她到醫院檢查,沒有想到最終的診斷是胃癌。
“小雨雖然是比較極端的個別案例,但和她差不多年紀的癌癥患者卻已經不少見了。”院長、主任醫師魏少忠介紹,近年來,他每年在臨床上都會見到一兩名這樣的患者。
女性患者年輕化趨勢更明顯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本周正式開始,省腫瘤醫院昨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男性患癌年齡平均為53.79歲,45歲以下患者占17%;女性患癌年齡平均為49.05歲,比男性低4歲,45歲以下患者占29%。
導致女性癌癥患者更年輕的因素在于,女性婦科腫瘤(包括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是發病年齡最年輕的腫瘤,患者平均年齡為47.99歲,位列第二的是乳腺癌,發病年齡為48.02歲。婦瘤科主任熊世祿介紹,近年婦科腫瘤明顯向年輕女性逼近,以宮頸癌為例,如今30-40歲已成為高發年齡段。
“腫瘤發病年輕化與環境污染、人們壓力過大、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缺少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魏少忠介紹,“雖說多數癌癥的確切病因并不清楚,但致癌的危險因素是明確的,主要還是由生活、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引起。”
魏少忠稱,對于常人來說,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科學的飲食習慣、科學的體育鍛煉,至少40%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他建議,癌癥高危人群30歲以后應定期做防癌體檢,尤其是女性,應每年做乳腺拍片和婦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