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胸外二病區女性患者周某,62歲,欲行右腘窩囊腫切除術,但術前彩超發現右側股靜脈血栓形成,外科術過程中有血栓脫落導致致死性肺動脈栓塞風險。如果術前不能有效預防肺動脈栓塞的發生,外科手術將無法進行。王華斌主任醫師和我科張勇主任經過研究后認為可行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11月12日,該患者于放射科介入室行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手術醫生為李子林、楊大勇、陶鈞。患者經左股靜脈入路,在下腔靜脈雙腎靜脈水平以下置入濾器一枚,濾器位置佳,開放滿意,未影響正常的血流。術中、術后患者均無明顯不適。11月14日患者于手術室行右腘窩囊腫切除+右股靜脈血栓取出術,術程順利,術后患者恢復良好。這是我院放射科介入室第一例獨立完成的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
腫瘤病人多存在血液高凝狀態,尤其是高齡的晚期病人需要長期臥床,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是十分普遍的。其次有腹部或下肢外科手術病史的患者也是靜脈血栓的好發人群。靜脈血栓多出現在下腔靜脈、髂靜脈、股靜脈、腘靜脈,一旦形成血栓就容易脫落,出現致命性肺栓塞。置入下腔靜脈濾器主要就是為了防止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濾器置入術的途徑包括雙側股靜脈、雙側頸內靜脈及雙側鎖骨下靜脈。濾器的釋放位置一般位于雙側腎靜脈以下,若靜脈血栓已累及至腎靜脈水平,濾器可釋放在雙腎靜脈以上。下腔靜脈濾器能使肺動脈梗塞率由60%-70%降至0.9%-5%,從而預防肺栓塞,特別是栓塞造成的猝死。
因此對于存在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置入下腔靜脈濾器已是臨床上一個較成熟的預防肺動脈栓塞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