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湖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住院治療的乳腺癌患者熊大娘順利出院了。臨出院前,她雙手合十作揖,不斷地向醫務人員表達感謝:“之前是我糊涂,拖了好幾年,胸前都爛了臭了。這次手術不僅切了腫瘤,還給我換了皮膚,真的太謝謝你們了!
發現患病,大娘選擇隱瞞
今年60歲的熊大娘是襄陽樊城區農民,和老伴靠種地為生,三個子女均已組建小家庭。2018年,熊大娘因為左乳腫塊到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回家后,她告訴家人自己是乳腺炎,只需要吃點藥就好。之后,她和老伴依然每年耕種著10畝田地。
2021年五一節,熊大娘大女兒回娘家探望,發現母親上衣左胸部位有未干的血漬,于是強烈要求查看情況,“當時我掀開母親的衣服,看到她的左邊乳房特別腫大,比右邊的大一倍還不止,顏色深紅,還到處有破口,流著膿水和血水。”再三追問下,大女兒才知道熊大娘早就知道自己患癌,只是頭兩年她覺得不疼不癢,就一直瞞著,2021年春節后,乳房開始出現紅腫潰破,且越來越疼,但為了不給子女增添負擔,她還是選擇繼續隱瞞。
病情惡化,子女全力救母
得知熊大娘的病情后,三個子女輪番勸說她盡快到大醫院治療,但聽說癌癥治療費用高,同時又擔心治療效果不好,她堅持不肯去醫院。2021年6月初,熊大娘出現半昏迷,被緊急送到襄陽市某綜合醫院。結合實際情況,當地醫院給其進行了藥物治療和放療。治療過程中,熊大娘的子女們輪流到醫院照顧;大女兒還向護士請教了換藥的手法,在家的時候就自己每天親手給母親換藥。
經過一年的治療和照護,熊大娘的腫塊逐步縮小。但由于病情較晚、癌細胞侵犯的左胸皮膚面積較大,導致潰破皮膚一直難以恢復,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聽說湖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能開展乳腺癌根治以及巨大缺損皮膚修復術,熊大娘的子女們便毫不猶豫拿出或攢或借的錢,一起把她送到了武漢。大女兒說:“雖然我們都不富裕,但是有媽才有家,不管要花多少錢,我們都要救!”
團隊協作,助患者闖過鬼門關
在湖北省腫瘤醫院,乳腺癌首席專家吳新紅教授召集多學科聯合診療團隊對熊大娘的病情進行了細致的評估,認為其符合腹壁下血管穿支游離皮瓣聯合乳腺癌巨大缺損修復術(即DIEP乳腺癌修復術)手術指征。
8月4日,吳新紅教授帶隊為熊大娘手術。術中,醫生團隊先用紗布將胸部破潰的部分進行了包裹和縫合,以避免膿液流到周圍正常皮膚和切口處造成感染;然后,同步開展腫瘤+乳房切除術及腹部皮瓣游離術;之后,將腹部取出的皮瓣在胸壁進行吻合。整個手術歷時近7個小時,成功切除了左乳及腫塊(12*13cm)、進行了腋窩淋巴結清掃,并從腹部移植了16*30cm的皮瓣到胸部。
由于熊大娘胸部接受過放療,血管條件不是很好,皮瓣壞死風險較大,因此術中尋找合適的血管、精細化手術操作以及術后監護均格外重要。術后24小時內,護理團隊每間隔一小時便去查看皮瓣情況并及時匯報到醫療小組;術后24-72小時內,監護頻率保持在每2-3小時一次。經過醫護團隊的共同守護,熊大娘成功熬過了術后3天的皮瓣存活關鍵期,且生命體征平穩,皮瓣血運良好。8月8日,她便可以下床小范圍走動;12日,她基本恢復了正常生活自理能力。
據悉,DIEP是目前乳腺癌手術中的高難度術式,省內能獨立開展這項手術的醫院較少。湖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自2022年3月以來,已成功獨立完成該類型手術16例,較好地為乳腺癌患者重建和修復了乳房,提高了生活質量。
專家提醒:癌癥早診早治效果好
吳新紅教授介紹,乳腺癌是目前全球發病率第一的癌癥,但是如果能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其實也沒有那么可怕。據統計,我國乳腺癌的整體五年生存率可達85%以上,越早期治愈率越高。
吳新紅教授提醒廣大女性朋友,防治乳腺癌,定期篩查很重要,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就醫。“比如熊大娘,如果能在2018年就積極治療,療效會好很多,也不用經歷這么多痛苦。”
他建議:40-49歲的普通女性,可每年做一次乳腺癌的篩查,主要檢查項目有乳腺彩超、乳腺X線;50-69歲的普通女性,可每兩年做一次篩查;而對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有家族病史、未生育或晚生育、母乳喂養少、月經初潮早、絕經晚、絕經前肥胖、運動少、高脂飲食、長期酗酒、精神壓力大等),篩查的年齡則應提早到40歲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