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務工人員張先生半年前突發腹部鼓脹、疼痛和消瘦,當時沒在意,半年后,肝部發現23公分巨大腫瘤,險些致命,不得不回國求醫。
11月3日,順利完成手術治療并康復出院的張先生對湖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尹濤教授團隊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國外生病急需手術,要等2個月
今年41歲的張先生是湖北洪湖人,在海外從事裝修工種。半年前,他突然出現消瘦腹脹等癥狀,當時并沒有太在意,也沒去醫院檢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腹脹越來越明顯,腹部一點點鼓出來,再加上腹部疼痛愈發嚴重、進食也愈發困難,他才意識到情況不妙。
10月初,張先生來到工作所在地一家醫院做檢查。經過檢查,醫院告知他這可能是肝血管瘤(一種良性腫瘤),建議進行介入治療,不過需要等到2個月后才能安排住院手術。當時,張先生已經被病痛折磨得十分虛弱,多等一天就多增加一分痛苦,于是,在跟家人商量后,他挺著鼓鼓的肚子回到了國內。
國內順利接受治療,不到半月就出院
10月16日,張先生在熟人介紹下直奔湖北省腫瘤醫院,找到肝膽胰外科主任尹濤。尹濤接診后認為很可能是肝臟惡性腫瘤,建議其立即住院治療。
隨后,張先生入住醫院肝膽胰外科二病區,并完善了相關檢查。
影像學檢查結果提示,其右側肝臟上長有一個巨大腫瘤,大小為23cm×17cm,跟一個南瓜差不多大。正因為腫瘤太大,壓迫了胃腸道,才導致其腹部疼痛、進食困難、消瘦和貧血。
對于如此巨大的肝臟腫瘤,如果手術,大出血風險很高;但是如果不手術,任由腫瘤繼續瘋狂生長,患者可能撐不了多久。為此,尹濤召集多學科聯合討論并評估認為,腫瘤體積巨大、還壓迫了血管,但好在是單發病灶、包膜完整,還是有手術切除的機會。經過溝通,張先生下定決心要做手術。
10月20日,在手術室及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尹濤帶隊給張先生手術,大家克服血管臟器粘連嚴重等重重困難,最終歷時6小時,成功剝離并切除了這顆巨大腫瘤。在醫護團隊的精心照護下,張先生術后第4天就可以下床,隨著進食的恢復,他術后第13天就達到了出院標準。
11月3日出院時,張先生情不自禁對尹濤團隊豎起了大拇指,他表示,這次就診經歷讓他切身感受到了國內高超的醫療技術水平和一流的服務能力。
專家提醒:肝部不適一定要及早就診
經過病理檢測,最終張先生被診斷為肝惡性腫瘤,后續可能還需要進行相應的輔助抗癌治療。
“張先生的遭遇也在提醒我們廣大群眾,肝部不適一定要及早就診。”尹濤表示,早診早治是提高肝癌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的關鍵。特別對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乙肝丙肝患者,除了積極抗病毒治療,還要進行定期的肝癌篩查,具體方法是每6個月,進行一次肝臟超聲聯合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查;正常人群,則建議45歲以上每年進行一次篩查。如果肝臟已經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早就診,以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