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我是醫院的康復患者,也是醫院的醫療服務監督員,您住院期間如有什么疑問可以告訴我,我會幫您向院方反映。”近日,11名已康復的腫瘤患者被我院聘請為醫療服務監督員,他們以第三方的身份走進病房廣泛收集患者意見并反饋給院方,這是我院規范醫療服務、加強醫患溝通的又一創新舉措。
?
? ? 郭景漢,曾是一名鼻咽癌患者,后經我院治療后康復出院,至今已近10年,是醫院特別聘請的醫療服務監督員之一,在接受相關政策知識培訓后,他來到乳腺科一病區,走訪了10余間病房,1個半小時的走訪,老郭共收集了6條患者的意見并集中反饋給院方,其中4條得到院方及時反饋,2條被院方納入限期改進的工作。他高度肯定我院聘請監督員活動新、準、實,維護了患者利益,改進了患者就醫感受。
?
? ? 上午反饋的意見,下午就得到了解答,胃腸泌尿外科的李姓患者豎起了大拇指,高度肯定了醫院的新舉措,他說:“醫院敢于讓我們挑毛病,體現了醫院敢于擔當的勇氣,也體現了醫院的社會責任感,這讓我對醫院更加信任了。”
?
? ? 院黨委書記胡仁崇指出,聘請康復患者作為醫院醫療服務監督員,將患者的意見作為醫院持續改進的重要依據,這是醫院規范醫療服務管理的新舉措。之所以聘請康復志愿者作為醫療服務監督員,是因為他們曾經都是癌癥患者,都有過住院治療的經歷,對醫院就醫的各個環節非常熟悉,他們與患者溝通更容易引起共鳴。經過近1月的試行,這些監督員的工作,不僅增進了醫患之間的溝通,還幫助患者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同時也幫助院方查找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使醫院的服務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改進。據了解,醫院聘請社會監督員的這一舉措目前在腫瘤患者中引起了廣泛的好評,他們在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同時,也提升了醫院誠信度和美譽度。
?
? ? 我院推出的醫療服務監督員的創新機制得到省市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武漢晚報》《楚天金報》《長江商報》、經視直播、武漢電視臺等多家給予重點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