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湖北省腫瘤醫院第六屆食管發聲培訓班正式開班,醫院頭頸外科醫護人員、無喉學員與老師以及醫務社工、志愿者等齊聚一堂,共同參加培訓班開幕式。
湖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陳健致辭指出,許多中晚期喉癌患者因為全喉切除手術失去聲帶,從而無法說話。舉辦免費的食管發聲培訓班,對于幫助無喉患者重獲新聲、提高生活質量意義重大,同時這也是促進喉癌患者康復的重要一環,值得肯定。希望頭頸外科能將這項公益事業堅持下去,造福更多無喉患者。
醫院甲狀腺癌首席專家朱又華、醫務部主任邱大勝、護理部副主任徐春也相繼致辭,對無喉指導老師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并祝愿無喉學員都能學有所成、重獲新聲。
醫院頭頸外科專家梅志丹和李奇志分別就“喉癌的外科治療”“喉切除術后康復管理”等內容進行專題講座,幫助無喉患者們更好地康復。
會上,無喉指導老師和優秀學員代表先后發言。
作為優秀學員代表,來自隨州的張先生用清晰的話語講述了自己從無聲到有聲的經過。張先生于2019年10月接受了全喉切除術,術后無法與同事家人正常交流,這讓他很痛苦。2020年9月,他來到湖北省腫瘤醫院第三屆食管發聲培訓班學習,并在老師和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初步掌握了食管發聲的基本技巧與方法,最終順利返回工作崗位直至2023年退休。退休后,他又投入了熱愛的音樂事業,常常跟朋友們組隊演奏樂器。他表示,自從學會食管發聲后,工作生活又再次恢復了多彩的狀態。在今年的培訓班上,張先生被特聘為指導老師,將與其他4位老師一起,共同指導和幫助無喉學員們學習食管發聲。
活動中,醫院頭頸外科醫護人員和醫務社工以及志愿者們還帶來了精彩的文藝匯演。其中由頭頸外科護士盧玉晨和張銀帶來的脫口秀表演,通過快板的形式總結了食管發聲的要點,獲得陣陣掌聲;而無喉老師們帶來的發音清晰、飽含深情的詩歌朗誦表演,更是讓現場新學員們動容而振奮。
據悉,湖北省腫瘤醫院食管發聲培訓班由頭頸外科“新聲會”俱樂部舉辦。自2018年9月第一屆培訓班舉辦以來,醫護團隊在做好活動組織和后勤保障的同時,也參與探索優化食管發音方法,力爭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無喉患者加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俱樂部累計招收學員108人,服務人次達到465。前幾屆培訓班數十名無喉患者已經學有所成、回歸正常生活,其中還有好幾位從學員成長為老師。
今年的培訓班共有學員34人,教學時間為10月29日-11月2日,教學內容包括醫護人員理論授課和食管發音老師一對一實踐指導。接下來一年,湖北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新聲會”俱樂部還將在每季度舉辦一次食管發音鞏固學習班,凡有食管發音需求的院內外患者,均可免費參加。(地點:湖北省腫瘤醫院外科樓10樓頭頸外科活動室。咨詢電話:027-876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