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運動!科學的運動更是對疾病的預防和康復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而眾所周知,癌癥是一種慢性病,只有具備充足的體能才有可能打贏這場持久戰。
但是如果已經患癌了還能運動嗎?在癌癥治療與恢復階段,保證充足的休息至關重要,但是過分強調臥床休息和保存體能也可能導致身體功能受限與肌肉力量下降的現象發生,使人體難以維持每日基本活動。與此同時,腫瘤患者自身的體能下降,免疫能力低下以及治療引發的各種毒副反應等因素,還會導致患者出現“不想動”,以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等情況出現,從而進一步導致甚至加劇運動缺失,形成惡性循環并最終對患者的預后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如何進行合理的運動自然成為了癌癥患者關注的熱門話題。基于此,在下文中,我們將從臨床實踐的角度對癌癥患者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運動給出具體的建議,希望能夠對大家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運動指南推薦
最新版防癌指南發布,在運動方面,建議穩定期的癌癥患者每周中等強度運動量由先前150 分鐘調整為150 分鐘至300 分鐘。如果喜歡跑步,新版防癌指南建議每周高強度運動量由先前的 75 分鐘調整為 75 分鐘至 150 分鐘。不管是中等強度還是高強度運動,每周超過 300 分鐘效果最佳。
新版防癌指南同時鼓勵社區為運動創造條件,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適量的運動,靜坐少動間斷和增強日常體力活動三個部分。
適量的運動指南推薦
強烈推薦 |
癌癥患者均應進行有規律的運動 |
癌癥患者每周進行 150~300 min 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 75~150 min 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或相同運動當量的中等與高強度有氧運動混合 |
|
癌癥患者每周進行≥2 d 的中等或高強度主要肌群的肌肉強化運動 |
|
在沒有禁忌證的情況下,癌癥患者可以將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增加到 300 min 以上;或者高強度有氧運動增加到 150 min 以上;或相同運動當量的中等與高強度有氧運動混合條件推薦 |
|
為了加強身體機能并防止跌倒,癌癥老年患者每周進行≥3 d 的中等或高強度著重于功能平衡和力量訓練的復合運動 |
久坐行為指南推薦
強烈推薦 |
癌癥患者應該限制久坐的時間,用任何強度(包括輕度)的運動代替久坐均對健康有益 |
為了減少久坐行為對健康的有害影響,癌癥患者應進行高于推薦水平的中等到高強度運動 |
(二)運動的強度分為低強度、中強度、高強度3類
低強度:心率沒有變化,一般日常生活活動如購物,做飯,洗衣等,都是低強度體力活動;而低強度的運動包括散步、簡易瑜伽、太極等。
中強度:心率稍增快,呼吸比平時急促,稍出汗。一般日常生活活動如快走,爬樓梯,田間勞作,工作相關的走路等;中強度的運動包括跳舞,騎馬,高強度瑜伽,高爾夫,舉高,太極拳,乒乓球,網球,羽毛球,騎自行車(<10英里/小時);
高強度體力活動:心率更快,呼吸困難,出汗更多,如跳繩,跑步,快騎自行車(>10英里/小時),踢足球,打籃球,重體力勞動等。
運動中的注意事項
1.選擇一項感興趣的運動,找一個共同愛好的朋友或者家人,并堅持下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良師有益友,那么才有可能保持運動的狀態。癌癥患者除了平時的飯后散步,也可以選擇廣場舞、中國氣功、游泳等,身心結合的運動會帶來更多妙處。
2.循序漸進的開始,以第二天不感覺累為運動量的準則。癌癥患者剛開始運動時,建議運動強度從輕度再慢慢過渡到中度,運動量也從5分鐘,10分鐘,慢慢增加,增加至運動完會感覺累但是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卻不感覺累為止。
3.白細胞低免疫力差的患者,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出行要戴好口罩,預防感染;有嚴重貧血的患者,需暫停運動;運動過程中,出現異常心慌、胸悶氣促等,需立即停止運動,并咨詢醫生。
總結:
綜上所述,合理的運動已經成為癌癥患者康復的重要方式或者手段。但是,考慮到癌癥患者自身情況的特殊性與復雜性,以及國內外在倡導運動理念上的差異,癌癥患者進行運動時還是要遵循科學,合理以及個體化的原則,在通過運動充分調動,激活機體潛能的同時,也要避免給機體造成額外的負擔,也就是要做到張弛有度,只有這樣,患者才能從運動中得到最大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