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生萬萬沒有想到,
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
兩年前,他被檢查出患有肝癌,
幸運的是,
經過手術治療后恢復良好。
本以為人生從此逐步回到正軌;
今年初,自己的母親也被查出
肝臟上有個巨大腫瘤!
不到兩年時間,
家中兩人都患上了肝癌!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們的主治醫生說:
這對母子倆的情況,
值得所有人引以為戒!
袁先生是武漢人,2017年9月,他因為突然肚子疼看急診,發現肝臟上有腫瘤,于是趕緊到湖北省腫瘤醫院治療。經檢查,他的肝臟右側長了一個8.3cm的惡性腫瘤,且已經破裂出血。當時,袁先生才36歲,有穩定的工作、溫馨的家庭,生活安寧而幸福,這突然的噩耗簡直是晴天霹靂。
在醫護、親友和病友的鼓勵下,袁先生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后恢復良好,按時復查治療半年后,各項指標穩定下來,人生也逐漸回到了正軌。
正在家人為袁先生的康復高興時,不幸卻再一次降臨。今年春節期間,袁先生67歲的母親感覺全身瘙癢,腹脹,食欲不佳,人也逐漸消瘦。2月下旬,在社區組織的免費體檢中,她被查出肝臟上有個特別大的占位。
得知這個消息,袁先生立即帶著母親再次來到湖北省腫瘤醫院。經檢查,情況不容樂觀:肝臟上的腫瘤約25cm,壓迫了重要血流出入口,部分肝臟因為腫瘤的擠壓已經變形萎縮。
在袁先生和家人的強烈要求下,其母親成功接受了肝癌切除手術,但術后病理檢測報告顯示依然存在高復發風險。
湖北省腫瘤醫院肝癌首席專家尹濤介紹,最近三年的《湖北省腫瘤登記年報》報告顯示,我省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前三位,跟群眾的防癌意識淡薄有很大的關系,而袁先生母子就是典型的例子。比如,袁先生有乙肝病史,卻一直沒有治療,他還長期熱衷于抽煙、喝酒、熬夜等;他母親總愛吃隔夜的剩飯剩菜,患癌前從來沒做過一次體檢。
“母子倆的情況,值得所有人引以為戒。”
對于如何有效預防肝癌,尹濤給出如下建議:
據統計,我國原發性肝癌患者中有90%都有肝炎病史,其中以乙肝病史為主。因此,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發生的有效手段,能很大程度降低肝癌的發生率。
肝炎患者,應堅持長期進行抗病毒治療,預防或減少炎癥造成的肝硬化發生,從而降低肝癌發生幾率。
-
盡量不喝或少喝酒,減少酒精代謝給肝臟造成的損傷;
-
飲食規律,營養均衡,避免進食霉變食品;
-
作息規律,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
適度運動,常年堅持,增強身體免疫力。
肝癌是一種可以早期發現的惡性腫瘤,在彩超下能夠發現肝臟上最小1-2cm的病灶,并且肝癌的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檢測敏感度、特異性都很高。因此,定期的體檢和篩查對于早期發現肝癌,提高治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乙肝病史、且直系親屬有肝癌病史的人群,屬于肝癌的特高危人群;有肝炎病史、血吸蟲病史、以及酒精性肝硬化的人群,都是肝癌多發的高危人群。對于特高危和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篩查,最好每3-6個月檢查一次肝功能、肝膽B超、甲胎蛋白等。
對于普通人群,35歲及以上男性、45歲及以上女性,應至少每年進行一次肝膽B超、肝功能等常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