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從湖北省癌癥中心、湖北省腫瘤醫院獲悉,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湖北省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即日起正式啟動。將在武漢、荊州、荊門針對肺癌、肝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結直腸癌等五大高發癌癥開展免費篩查。
據悉,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是由中央財政補助的國家醫改重大專項和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惠民項目,將針對項目地區40-74歲的常住人口,開展不少于3萬人的流行病學調查,對評估出的非高危人群進行防癌抗癌科普宣傳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導,對高危人群開展免費篩查。
湖北省癌癥中心主任、湖北省腫瘤醫院院長魏少忠教授介紹,2006年湖北加入國家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的行列,先后開展宮頸癌、上消化道癌、肝癌、結直腸癌早診早治項目,12年來,初篩人群36萬余人,診斷性篩查10余萬人,檢出病例1566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為做好城市癌早診早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項目啟動當天,國家癌癥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中國科學院赫捷院士帶領專家團隊進行現場指導和授課培訓。他指出,由于缺乏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意識,我國癌癥患者就診時間偏中晚期,預后較差。他強調,本次城市癌早診早治項目落戶湖北,隨著篩查和早診早治覆蓋面逐年擴大,有望遏制湖北癌癥的增長,有效降低癌癥對人民健康的危害。
鏈接:
高危人群需定期做防癌體檢
魏少忠教授指出,如今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都在發生變化,腫瘤發病年輕化與環境、人們工作生活壓力、飲食習慣運動等因素有關。
魏教授說,雖說多數癌癥的確切病因并不清楚,但癌癥的危險因素是明確的,主要是包括飲食在內的環境因素引起的。面對癌癥高發和年輕化的趨勢,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掌握科學預防癌癥發生的方法,對于常人來說,科學的生活方式,科學的膳食結構、科學的飲食習慣、科學的烹飪方法,科學的體育鍛煉,至少40%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魏教授強調,每一個公民都應該了解自己的高危因素,對于腫瘤的高危人群,30歲以后要每年做針對性的個體化防癌體檢,能有效的早期發現腫瘤,降低腫瘤疾病的危害性。
對于防癌體檢,魏教授建議由專業的防癌體檢中心和腫瘤專科醫生根據個人情況設計出正規、合理的體檢計劃,這樣既能及早發現問題,盡可能將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消滅在萌芽狀態,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同時也避免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
小心了,這5類為腫瘤疾病的高危人群
魏少忠教授指出以下五類人群為腫瘤的高危人群,建議30歲以后定期進行防癌體檢。
1、有惡性腫瘤家族史的人群;
2、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長期大量吸煙、長期酗酒、藥物濫用、長期過度勞累、嚴重營養不良、偏食等;
3、職業因素長期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人群;
4、生存環境遭污染的人群:化學污染、重金屬污染、核污染等;
5、遭受特殊微生物感染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人類乳頭狀瘤病毒、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