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內鏡室于2011年引進具有放大及NBI染色功能的奧林巴斯CV-260SL消化道內鏡系統。經過近一年的臨床使用及觀察,發現NBI在消化道病變的早期發現及靶向活檢方面較傳統內鏡具有突出優勢。
窄帶成像術(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一種新興的內鏡技術,它是利用濾光器過濾掉內鏡光源所發出的紅藍綠光波中的寬帶光譜,僅留下窄帶光譜用于診斷消化道各種疾病。不僅能夠精確觀察消化道黏膜上皮形態,如上皮腺凹結構,還可以觀察上皮血管網的形態。對于附帶NBI功能的變焦放大內鏡而言,在對病灶近距離放大觀察后再開啟NBI模式,能更清晰地了解病灶表面的黏膜凹窩形態及血管等,對病灶進行定性與靶向活檢。目前,NBI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包括: ① 微小病灶的早期發現與診斷;② 聯合放大內鏡觀察其細微結構,進一步評價其特性并預測組織病理學結果;③ 作為病灶靶向活檢及內鏡下治療的定位手段。
NBI的優點
與傳統染色內鏡相比,NBI具有以下優點:①不需要內鏡下噴灑對比增強劑(染料),只需對內鏡上的一個按鈕進行簡單的操作。②避免因染料分布不均勻或不規則而導致對病變判斷的錯誤。③能夠在傳統內鏡成像和NBI系統之間根據病情需要隨意進行迅速的切換,便于對病變處反復對比觀察。④對黏膜微血管形態的顯示具有獨特的優勢。
NBI結合放大內鏡在消化道疾病中的應用
①食管
Barrett食管黏膜腺管開口在NBI下分三型
Ⅰ型 小圓凹型;
Ⅱ型 裂縫、網狀型;
Ⅲ型 腦回/絨毛型, 其中Ⅲ型又可分為3個亞型, 即腦回型、絨毛型和混合型
NBI下食管微血管分型(CP)與病理組織相關性
CPⅠ型(細微網格型):圓形或蜂窩狀的微血管網隱約可見,或不可見;增生性息肉
CPⅡ型(螺旋型):淺褐色微血管網清晰可見,且排列規則,呈圓形、卵圓形或蜂窩狀;低級別瘤變
CPⅢ型(形態不規則型):褐色微血管清晰可見,且出現粗細不均、樹枝狀、中斷、扭曲變形四種之一;高級別瘤變和浸潤性癌
②胃
NBI結合放大內鏡下胃腺管開口分型與病理組織相關性
圓點狀或短棒狀:見于正常胃底、胃體及胃竇
分支狀或斑塊狀:見于胃炎
絨毛狀或腦回狀:見于腸化
腺管開口不規則:結構消失,新生血管出現;見于癌
③結腸
NBI結合放大內鏡下結腸腺管開口分型(pit)及周圍微血管分型(CP)與病理組織相關性
CP-I; 腺窩周圍呈規則的六角形蜂窩樣微血管,形似pitI型;見于正常黏膜或炎性息肉
CP-II; 腺窩周圍呈稍清楚或不清楚星網狀微血管,形似pitII型;見于增生性息肉
CP-IV; 腺窩表面和周圍呈粗而密集的腦回狀、卵圓狀微血管,形似pit IV型;見于絨毛狀腺瘤
CP-VIa;殘存腺窩表面呈不規則、密度不均的微血管,形似pitV1型;見于癌
綜上所述,雖然NBI結合放大內鏡不能替代組織病理學檢查,但是相比較普通內鏡能夠更便捷、清晰的觀察病變表面腺管結構形態及微血管形態的變化,能夠初步進行早期病變的組織學判斷,進而對病變部位進行靶向活檢,更有利于腫瘤性及非腫瘤性病變的早期發現及診斷。而鑒于其在診斷腫瘤性疾病中的突出優勢,NBI技術具有巨大的發展及應用前景,望各科室醫生給予大力支持,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