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5歲的患者屈某某因“右半結腸癌肝轉移綜合治療后1年余,黃疸一周”入住我院胃腸外科,入院查肝功能總膽紅素高達371.90umol/l,腹部CT、MR提示膽總管大量結石,阻塞膽總管,需要立即取石解除梗阻。由于患者一般狀況差,手術取石難度高,創傷大,患者難以耐受,經過與患者及家屬反復溝通,3月5日中午,內鏡科副主任醫師王洪波團隊為患者實施了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ERCP)術取石。術中通過十二指腸乳頭預切開,球囊擴張乳頭成型,利用取石網籃取出大量結石。手術歷時一個半小時,術中患者神志清醒,生命體征平穩,術后安全返回病房。次日,患者復查肝功能,總膽紅素已降至148.25umol/l,轉氨酶接近正常,血常規、淀粉酶等指標均正常。患者及患者家屬對這種不開刀便能取出膽道結石的微創手術表示認可和贊嘆。
內鏡科王洪波醫生介紹,ERCP技術是消化內鏡檢查的基礎上延伸的一種微創手術技術,被譽為內鏡技術“皇冠上的明珠”。在針對膽道疾病方面,具有不開刀、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患者恢復快等優點,逐漸成為膽道結石及梗阻重要治療手段之一。作為腫瘤專科醫院,我院ERCP手術已開展多年,既往患者多為腫瘤或淋巴結侵犯膽管導致梗阻性黃疸,ERCP術置入膽道支架解除梗阻治療。為響應醫院“解放思想、守正創新”的號召,內鏡科積極創造條件,拓展業務范圍,在已開展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經內鏡膽道支架術(ERBD)及經內鏡鼻膽管置入術(ENBD)等技術基礎上,繼續開展經內鏡膽道取石術、乳頭成型術(EPBD)等實用技術,更好的服務于臨床,為醫院留住患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院ERCP技術必將為膽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腫瘤合并膽道疾患的病人帶來更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