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腫瘤醫院婦瘤科一病區張慧峰主任團隊成功為一名10歲女童切除直徑15厘米的卵巢畸胎瘤。小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目前已順利出院。
據悉,琪琪(化名)于2024年12月份出現持續性腹痛、便秘、食欲減退等癥狀,家長起初以為只是普通的胃腸道問題,便簡單使用了開塞露。可過了一段時間,琪琪的腹痛和便秘不僅沒有緩解,小腹還明顯鼓了起來。到當地醫院一檢查,超聲顯示其盆腔內存在一個直徑約15厘米的巨大腫物。由于病情復雜,當地醫院建議轉診至湖北省腫瘤醫院進行治療。入院后,經過詳細檢查,琪琪被確診為卵巢畸胎瘤。張慧峰主任團隊決定為她實施手術切除腫瘤。
然而,術前評估顯示,腫瘤緊挨著卵巢、輸卵管和子宮,幾乎占據了整個腹盆腔。傳統腹腔鏡手術因操作空間狹窄、視野受限,存在臟器或血管損傷,以及醫源性腫瘤播散的風險;而大開腹手術可能留下終生疤痕。考慮到患者未成年,治療需在規避創傷風險的同時,優先保護卵巢功能,以降低對其生育和內分泌功能的影響。
針對琪琪的情況,張慧峰主任團隊聯合麻醉科等多學科專家,充分討論后,決定采用創傷較小的“囊液抽吸+精準切除”復合術式。首先在下腹部開一約5厘米的小切口,然后精準穿刺腫瘤薄弱透亮區抽吸囊液。抽吸過程中,始終用血管鉗牽拉上提穿刺口周圍組織,避免囊液外漏。成功抽出1000毫升囊液后,將針孔用絲線結扎,再仔細剔除腫瘤。經過半個小時的緊張操作,醫生們成功完整切除腫瘤,術中出血少,卵巢及周圍組織也得到了完好保護。
為幫助小患者消除緊張和焦慮情緒,積極配合治療,醫護團隊在圍手術期實施了兒童友好型醫療干預,包括為其準備彩泥、圖畫書、播放動畫片等方式,以及增加與患兒的互動,使其盡可能舒適、安全地度過手術恢復期。目前,琪琪生命體征平穩,術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正常飲食。病理檢查證實,腫瘤為良性成熟畸胎瘤,后期無需進行放、化療,只要定期復查即可。
張慧峰主任介紹,卵巢畸胎瘤并不罕見。其中,成熟畸胎瘤為良性腫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20-40歲居多;未成熟畸胎瘤為惡性腫瘤,多見于年輕患者,平均年齡11-19歲。像琪琪這樣的病例,早期癥狀不明顯,極易被忽視。這也為廣大家長敲響警鐘,要密切關注孩子身體變化,一旦發現便秘、腹痛、腹部包塊、性早熟、月經異常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超聲檢查是簡單且有效的檢查方式,B超能夠很好地辨別腹腔內有無腫物以及是否來源于卵巢。一旦確診卵巢畸胎瘤,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手段。由于畸胎瘤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暫無有效的預防措施,但是定期體檢,尤其是青春期前后的女孩,有助于早期發現疾病,提高治愈率。